查看原文
其他

南宁“ 急了 ”

韦星 决策杂志 2020-09-03

南宁,有点“难”!


最新统计数据显示,2019年,南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06.56亿元,增长5%,比上年回落0.4个百分点;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.4%,较上年回落3.8个百分点;增加值增长1%,较上年回落0.5个百分点。


作为广西首府,南宁的核心经济指标,都是下行线,其对外影响值得高度关注。而这一切,从2019年开局那一刻,似乎就已经注定了。



01尴尬的南宁


2019年3月28日,南宁统计局发布《2019年1-2月南宁市经济运行情况简析》,全市12个县区中,7个县区的工业增加值出现2.3%-28.6%不等的“负增长”。不仅如此,项目投资、房地产投资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,均出现“大幅回落”。3月30日,澎湃新闻对此报道后,引发舆论哗然:南宁挺难!


广西与中国第一经济强省广东山水相连,立体化交通无缝连接;作为自治区首府的南宁,当下和未来的运行态势,引发众多区域经济观察人士关注。


在广西14个地市中,南宁经济体量最大,5%的增幅,意味着什么?这意味着作为广西“带头大哥”的南宁,拉低整个广西增速——2019年广西经济增长6%,低于全国水平。


对照南宁2019年初设定的发展目标,多项指标无法完成。比如,南宁预计经济实现增长7%以上;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%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.5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.5%……


落空的目标,着实让南宁感到尴尬。在广西14个地市中,南宁2019年经济增速处于第12位;作为“广西工业摇篮”的柳州,也只有2.4%增幅,在广西垫底。


不过,与柳州相比,南宁局势正出现一些好的变化。


2019年11月26日,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、政府召开广西实施强首府战略工作会议,对实施强首府战略进行系统部署,出台《关于实施强首府战略的若干意见》和《关于支持强首府战略的若干政策》,意举全区之力,重点打造和实施“强首府战略”。


从这个意义上说,2019年是南宁开始步入最好时刻的重要年份,更是值得期待和观察的好节点。


位于西部陆海新通道上的南宁


02南宁挺“难”


1950年,在一场柳州、桂林、南宁的“省会之争”中,南宁笑到了最后。


昔日“胜出”的南宁,如今面临不少困局,主要问题在于:南宁旅游没有桂林知名度高;工业也没有柳州的基础和底蕴;农业同样泛善可陈。


即便在广西蔗糖产业独领风骚的年代,这些产业也主要集中于来宾、崇左等地,南宁最多是总部“暂住地”。也因此,南宁被民间诟病,不少网民直斥南宁为广西各地的“吸血鬼”:凡是发展稍好的,通过行政力量和影响力“吸”到南宁,使得经济数据相对好看,但这种行为正变得越来越不可持续。


放眼南宁,除一年一度的民歌节、东盟博览会等盛会外,经济上,其并无可圈可点的产业和优势。


自2003年中国—东盟博览会落户广西,南宁成为东盟国家最熟悉的中国城市之一


2019年,南宁的三次产业比重为11.2:23.2:65.6,三产高出二产42.4个百分点,产业结构畸形。一般来说,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三产占比高,是经过工业化后自然发展的结果,然而南宁完全不然,并没有经过高度工业化。


市域强,必先工业强。在南宁工业内部,农副食品加工业、非金属矿物制品业、烟草制品业、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是主要产业。新兴产业起不来,传统产业上不去,工业基础薄弱,导致南宁一遇风吹草动,经济马上下滑,抵御风险能力非常低。


在城市发展战略上,南宁也曾摇摆不定。上世纪90年代末,南宁重点打造琅东片区。进入新世纪后,南宁发展方向一度往南宁西乡塘一带转移,还盛传将政府等办事机构迁移过去。后来,南宁“重点向南”,“五象新区”肩负着“再造一个南宁”的新使命。


南宁五象新区规划图


梳理还发现,南宁的城市中心,伴随着新城打造的要求,不断出现和迁移:从过去的朝阳广场到后来的金湖广场,再到东盟商务区(凤岭中心)和当下重点打造的五象新区中心,一路“攻城掠地”,但除带来房价的一轮轮潮涨,并不能带来民间财富真正意义上的积累。


房地产不是不可以发展,但一个地方过于依赖房地产,在缺乏核心产业作为支撑时,再增长就难以维持了。2019年,广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771.97亿元,仅增长6.2%,比2018年低3.2个百分点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增长7%,比2018年低2.3个百分点。


广西发展指标回落的背后,是“占据大头”的南宁等重点地市发展指标的持续下降。南宁消费总额占全广西近三分之一,但2019年,南宁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954.32亿元,仅增长5.2%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07.41亿元,增长4.2%,“拖累”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。


缺乏核心产业,无法吸引人才,民间财富累积难以持续,不只体现在南宁消费领域,整体经济数据也不乐观。南宁经济在2017年突破4000亿元,实现4118亿元。但最近两年,南宁还在为守住4000亿元而努力。


从中国统计年鉴查询到的数据显示,2018年,南宁经济总量仅为4026.9亿元。与2017年相比,出现近百亿元绝对值差额。


南宁的困局,也是广西的困局。从宏观数据看,广西经济近两年持续走弱。2017年、2018年,广西经济增速先后跌破8%和7%,2019年广西经济增速下滑至6%,导致广西在全国31省份的经济排名下降,由2018年的第18位下降到2019年的第19位。


03“强首府”的焦灼


面对尴尬的增速,广西“急了”。


2019年10月16日,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召开常委会议,要求全区上下把稳增长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,打一场稳增长的攻坚战,全力以赴冲刺四季度经济工作。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领导强调,决不能让广西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“塌陷区”,要拿出“知耻后勇、背水一战”的决心和勇气。


一个月后的11月26日,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、政府再出大动作,召开广西实施强首府战略工作会议,对实施强首府战略进行系统部署,会议强调“六强”,即“强工业、强创新、强金融、强枢纽、强开放、强治理”


在南宁“最坏的时刻”,广西正以南宁作为重要抓手,谋划新一轮增长。或许,南宁开始迎来了“最好的时刻”。


广西为何要“强首府”?


在广西发展格局中,南宁尽管借助政治、资源和区位优势,实现广西区域内“经济大哥”的目标,与柳州、桂林等地也保持一定的优势。但客观来说,南宁经济至今无法在广西实现引领带动作用,与“强首府”目标还有不小差距。


这个差距究竟有多大?我们先看看广西周边省份的数据。

向西北看,贵阳2019年经济总量达到4039.6亿元,占贵州24.1%。


向西看,昆明2019年经济总量达到6400亿元,占云南28%。


再往东北看,南昌2019年经济总量约占江西23%。


同在中部,2019年长沙经济总量约占湖南30%,武汉约占湖北37%。


然而南宁经济总量至今约占广西20%,在全国省会城市首位度排名中位居下游。也因此,南宁乃至广西对“强首府”的呼声,一直都很迫切、焦灼。


南宁人在呼吁,广西人在奔走。


04

为什么要“强首府”


南宁“强首府”呼声来得有些晚。


“十一五”以来,省会城市经济繁荣现象出现在东中西部各个省区中。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,表现得格外明显。


最近几年,一些东部省会城市首位度低的“强省会”呼声同样也很迫切,且动作非常迅速。山东、江苏、安徽等地,“强省会”呼声一直很高,动作频频。在广西发布的《关于实施强首府战略的若干意见》中,也专门提及借鉴南昌、合肥、南京、济南等省会城市的先进经验。


山东济南是东部地区“强省会”的代表,并有实质性大动作。2019年1月,山东撤销省内最小地级市——莱芜市。同时,将莱芜市辖区域划归济南市管辖,成为济南市下辖的区。调整后,济南市辖10区2县,面积10244平方公里,区域范围内人口870万。



调整后,济南2018年经济总量取代烟台,挺进山东“老二”位置。


要知道,早在2004年,烟台经济总量就超过济南,跻身山东第二,此后14年里,一直保持山东第二的位置。随着济南“强省会”、提升“首位度”战略实施,在“吃下”莱芜市后,以微弱优势,拿下山东“老二”的位置。2019年,济南经济总量达到9443.4亿元,成为“万亿俱乐部”强有力的后备军。


江苏南京面临的困境,也是省会城市首位度不高的难题。2019年,南京经济总量为14030.15亿元,只占到江苏全省14%。


在江苏集全省之力提高南京省会首位度下,南京增速已连续11个季度在8%及以上,居东部地区GDP超万亿元城市首位,正在对江苏“经济老大”苏州发起强烈冲击,距离赶超天津也只有一步之遥。


与南京同在长三角地区的合肥,得益于近年来的做大做强,一跃成为区域经济格局的“黑马”。


合肥先是建设滨湖城市,拉开城市发展空间,后是打造一个米字型高铁综合枢纽。在长三角城市群规划中,合肥与南京、杭州并列为长三角副中心城市。2019年,合肥经济总量连跨两个千亿元台阶,达到9409.4亿元,成功跨入全国省会经济10强,在全国城市经济排行榜上再前进4位,位居第21位。


合肥米字型高铁网


在中部,江西省会南昌也在努力提升“存在感”。2019年8月,南昌吹响了建设“大南昌都市圈”集结号,努力发挥省会的龙头带动作用,提升省域核心竞争力。


与广西同属于西部的四川,是支持成都“强省会”的先行者。早在2016年5月,成都将原本属于资阳市的简阳市(县级市),纳入成都代管,并由此开启了成都“一心两翼三轴多中心”的空间布局。2019年,成都经济总量为17012.65亿元,占四川省经济总量(46615.82亿元)的36.5%,是“强省会”的典型和受益者。


南京、合肥、成都、济南等“强省会”发展的事实证明,一个省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省域“核心”,才能带动全省乃至一个区域发展,才能在省与省之间的角逐中占得优势


在广西,这个“心脏”只能是南宁。


05“强首府”大势所趋


在2019年12月16日出版的第24期《求是》杂志上,《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》一文中提到,“走合理分工、优化发展的路子,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,完善空间治理,形成优势互补、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。”


从这个意义上说,工业发展不需要各地都一哄而上,而要根据各地实际,宜工则工,宜农则农,宜生态则着眼于保护和发展,尊重经济规律,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。


特别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当下,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,应集中指向更易起成效的区域和领域,这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、办成事,使经济发展势头“企稳向好”。


当下和未来一段时间内,经济发展进入“新常态”,意味着整合和资金投入不可能“撒胡椒面”,而应重点考虑如何在有限资源中极大发挥效用。这种背景下,强首府、提高省会城市首位度,无疑是一种有效战略。否则,在广西全区范围内,南宁无法形成领导力,产生辐射带动作用,不仅作为“首府”的首位度无法体现,最终也影响整个广西的发展。


如果说,过去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;未来,更多是城市群与城市群之间的竞争,格局已经改变。在这一轮竞合中,广西如果无法融入粤港澳大湾区,在自身境内形成“南北钦防”(南宁-北海-钦州—防城港)等城市群,就很难在省际竞争和博弈中,为广西未来探出新路。



现在,已不是广西内部城市间竞争的问题,而是广西和其他省份的竞争问题,如果连作为广西首府的南宁都没有“肉”吃,省内其他城市要“喝汤”,基本上很难。


需要强调的是,“强首府”战略并不是说人为或靠行政力量压制其他地方发展。在当前局势下,广西区域发展是有所取舍的:与过去相比,其他地方要获得来自行政方面的资源倾斜,难度相对于南宁是要大一些,那些地方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,才能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。


而南宁,也不意味着“强首府”战略实施后,就可坐享其成。毕竟,没有自身能动性的发挥,所有的一切倾斜,都难使自身有所作为。


-- END --


编辑:纪海涛 / 审稿:王运宝

转载请注明来源




大家都在读
1、首个!武汉这家方舱医院“休舱”
2、安徽一县县长辞职,已赴新疆任职!
3、山东省委省政府:所有企业复工复产,一律取消审批
4、卫星发现了一个重要信号,中国正在“热”起来!




点亮“在看”,并肩作战!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